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17
作者
李东琴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logistic回归分析;
D O I
10.16517/j.cnki.cn12-1034/f.2011.09.011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的稳定性影响着这一群体的发展。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根据获得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职业、社交三个方面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年龄、外出工作年限、技能等因素;职位特征中的每天工作时间、工作单位性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等因素;社交网络中的是否参加社会组织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 [J].
王春光 .
人口研究, 2010, 34 (02) :31-34+55
[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 [J].
罗恩立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3) :50-54
[3]   工作单位性质与利用网络求职的差异性 来自珠三角农民工的实证研究 [J].
夏磊 .
社会, 2009, 29 (02) :147-161+226
[4]   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对安徽阜阳农村的调查 [J].
王文信 ;
徐云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1) :85-90
[5]   个人、家庭与制度:苏北农民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何军 ;
洪秋妹 .
农业经济, 2007, (10) :22-24
[6]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盛来运 .
中国农村观察, 2007, (03) :2-15+80
[7]   城郊被动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转移的调查分析 [J].
张连业 ;
杜跃平 ;
张爱婷 ;
董国强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3) :47-51
[8]   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根源 [J].
张智勇 .
农村经济 , 2005, (04) :123-127
[9]   重视和培育良好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以重庆市为例 [J].
肖云 ;
郭峰 .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4, (12) :55-57
[10]   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 [J].
刘精明 .
社会学研究, 2001, (06)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