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古近系源岩特征与新近系油气来源

被引:21
作者
易士威 [1 ]
蒋有录 [2 ]
范炳达 [1 ]
徐浩清 [2 ]
郑荣华 [1 ]
机构
[1] 不详
[2] 华北油田勘探部
[3] 不详
[4]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烃源岩特征; 油源对比; 新近系; 饶阳凹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饶阳凹陷古近系主要发育Es1(下)和Es32套烃源层,沉积中心具有自东南向西北迁移的特征。以原油和烃源岩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为基础,对饶阳凹陷新近系已发现原油与源岩的成因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饶阳凹陷目前已发现的新近系原油主要来自Es1(下)烃源岩,具有就近运移的特点。受烃源岩分布、成熟度及构造等影响,新近系原油主要来自临近生油洼槽Es1(下)烃源岩;武强—杨武寨地区Es1(下)烃源岩未进入生油阶段,新近系原油来自Es3(上)特殊岩性段;此外,马西地区存在混源油现象,新近系原油主要来自马西洼槽的Es1(下)烃源岩,混有部分Es3(上)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J].
邓运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3) :20-24
[2]  
生物标记化合物指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K.E彼得斯(K.E.Peters),(美)J.M.莫尔多万(J.M.Moldowan)著, 1995
[3]  
冀中坳陷油气的生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梁狄刚等著, 2001
[4]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2001, (02) :1-7+119
[5]   新构造运动与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型油气田 [J].
米立军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1) :21-28
[6]   渤海上第三系油藏形成特征及规律分析 [J].
薛永安 ;
王应斌 ;
赵建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1-3+7
[7]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未熟—低熟油成烃成藏条件研究 [J].
秦建中 ;
王静 ;
李欣 ;
张学博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566-572+577
[8]   富油凹陷不同洼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特征差异性 [J].
蒋有录 ;
卓勤功 ;
谈玉明 ;
鲁雪松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5) :500-505
[9]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烃源岩再认识与资源潜力分析 [J].
王建 ;
马顺平 ;
罗强 ;
国建英 ;
崔周旗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51-55
[10]   正构烷烃奇偶优势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为例 [J].
罗宪婴 ;
赵宗举 ;
孟元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1)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