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策略

被引:26
作者
张文辉 [1 ]
刘国彬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策略; 人工林草群落; 天然化培育; 黄土高原;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9.01.008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西北黄土区考察组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的基础和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植被恢复的目标和策略。黄土高原天然群落恢复的基本措施是封育,有条件的区域应实施人工促进,使植被自然恢复力与人为促进力相结合;人工植被建设应充分利用乡土树草种,合理利用外来种,采用防护性整地和管理措施,造林种草后引导乡土物种进入群落,进行天然化培育;以流域为治理单元,优化景观斑块空间布局和面积构成,逐步改造具有退化特征的人工群落,使建群种能够自我更新,群落可永续利用;政府部门在政策上要保护现有成果,扩大自然修复比例;保护大户承包治理的积极性,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植被建设;扩大黄土区植被建设和科研投资力度,培育黄土区植被恢复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60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 [J].
张文辉 ;
刘国彬 .
林业科学, 2007, (01) :102-106
[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封禁30年前后狼牙刺种群动态研究 [J].
张文辉 ;
徐学华 ;
李登武 ;
刘国彬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182-186
[3]   黄土丘陵区不同生境沙棘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J].
张文辉 ;
郭连金 ;
刘国彬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4) :641-647
[4]   纸坊沟流域近60年来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环境效应 [J].
温仲明 ;
焦峰 ;
张晓萍 ;
杨勤科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03-1909
[5]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述评 [J].
王国粱 ;
刘国彬 ;
周生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6) :156-159
[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农业:问题与前景 [J].
刘国彬 .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9, 28 (08) :66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