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乡城关系新认知与人文地理学研究

被引:110
作者
刘彦随 [1 ,2 ]
龙花楼 [1 ,2 ]
李裕瑞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全球乡村; 乡城关系; 乡村地域系统; 城乡融合系统; 人文地理学; 人地系统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F299.1 [世界]; F313 [农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全球化、城镇化作为驱动人地系统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变的关键过程,持续推动着城乡关系的转型与重塑。本文认为乡村孕育了城市,乡城关系实质上是母子关系,是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文要素转移、人地关系转变、城乡发展转型的一种综合表征,具体体现在不同发展阶段乡村与城市之间土地非农化、人口城镇化、产业园区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传统的城乡关系认知忽略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多维联系,以及城乡融合系统这一重要地理综合体及其功能价值,成为产生乡村短板效应凸显、城乡发展权能受损、城乡地域功能紊乱等突出问题的根源;转变城市偏向发展观念,基于乡村母体思维,创新全球乡城关系新认知是破解当前全球化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现代人文地理学迫切需要强化与自然地理学、信息地理学交叉研究,创建天—空—地一体化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体系,突出乡村人地系统的远程耦合性和系统综合性,重塑全球乡村观、乡城系统观,探究可持续的全球乡村人地关系、城乡融合关系、村镇居业关系。乡村人地系统研究应聚焦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及其复杂交互过程与效应,以多学科交叉、新领域拓展与新学科培育为支撑,创建人地系统协同观测技术与多源数据融合计算方法论,基于过程—机理—格局的研究思路和监测—模拟—决策支持的技术路径,探寻实现乡村人地系统耦合与乡城融合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共同治理的有机衔接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869 / 288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 [41] 地球系统科学综述
    毕思文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3) : 504 - 514
  • [42] 《京都议定书》和碳排放权分配问题
    王伟中
    陈滨
    鲁传一
    吴宗鑫
    [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6) : 81 - 85
  • [43]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吴传钧
    [J]. 经济地理, 1991, (03) : 1 - 6
  • [44] Does Broadband Matter for Rural Entrepreneurs or Creative Class Employees?. Conley,K.L,B.Whitacre. 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 . 2016
  • [45] China's environ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J] . Jianguo Liu,Jared Diamond.Nature . 2005 (7046)
  • [46] Globalis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virtual water flows in relation to crop trade[J] . Hoekstra A.Y.,Hung P.Q..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04 (1)
  • [47] Rural-urban interactions: 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J] . Cecilia Tacoli.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 . 1998 (1)
  • [48] Introduction: Critical Rural Geography[J] . Economic Geography . 1996 (4)
  • [49] SUSTAINABLE RURAL GEOGRAPHIES
    WHATMORE, S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3, 17 (04) : 538 - 547
  • [50]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