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桥接物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2
作者
曹涌
成红兵
张沛云
机构
[1] 南通医学院!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桥接物; 雪旺氏细胞; 生物材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4 [病理过程];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周围神经缺损是骨科、显微外科及战伤外科治疗的一大难题 ,发展修复周围神经系统的技术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人造神经桥接物是应用能沟通受损神经远近端 ,具有引导和支持神经再生的合成材料制成的“桥梁” ,它可以是中空的 ,也可以加入生长因子、细胞或纤维丝。本文重点分析了近年研究的不可吸收人造神经桥接物、可吸收人造神经桥接物及人造生物神经桥接物三者的优、缺点 ,提出植入雪旺氏细胞的人造神经桥接物可提供具有生命力的、相互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来源 ,但有必要研究如何获得足够的雪旺氏细胞植入桥接物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背根神经节与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纤维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J].
张沛云 ;
王晓冬 ;
顾晓松 ;
吕广明 ;
柯靖 ;
沈馨亚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 (01) :48-50
[2]   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J].
赵凤仪 ;
周佩兰 ;
赵卫生 ;
王瑞林 ;
杨明富 ;
孔令震 ;
张铁良 .
中华骨科杂志, 2000, (01) :57-58
[3]   几丁糖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J].
侯春林 ;
陈爱民 ;
匡勇 ;
叶根茂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9, (03) :40-41
[4]   骨骼肌包埋神经片段桥接与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比较 [J].
万智勇 ;
张帆 ;
陈初勇 ;
吴健 ;
毕擎 .
中华骨科杂志, 1999, (06) :33-35
[5]   甲壳胺膜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J].
胡勇 ;
董吟林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2) :77-77
[6]   周围神经再生的营养因素与导向机制 [J].
韩久卉 ;
张经歧 .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8, (04) :406-410
[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J].
唐孝明 ;
裴福兴 ;
谭健三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8, (03) :43-46
[8]   几丁糖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J].
匡勇 ;
侯春林 ;
苟三怀 ;
顾其胜 ;
徐国祥 ;
李清海 .
中华创伤杂志, 1998, (02) :13-15
[9]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J].
许家军 ;
何成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7, (01) :18-20
[10]   神经生长因子促周围神经再生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J].
尹维田 ;
潘清 ;
崔树森 ;
郝文学 ;
张志新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7, (01)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