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联邦还是委托代理:关于中国式分权性质的经验判断

被引:28
作者
王守坤
任保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财政联邦主义; 委托代理; 中国式分权; GMM估计;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11.005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是否将政治集权纳入理论分析,现有的财政分权文献可归纳为两种相互对立的分析框架,即重视分权一端的财政联邦主义框架和重视集权一端的委托代理框架。通过对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创新性理解,本文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命题从而为合理判断我国财政分权的基本性质奠定了计量基础。依据该命题,采用System-GMM法对我国1985~2007年分省份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显示,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分权性质更接近于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框架。该结论的政策内涵在于,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相对于其已经实现了的"做对激励"而言,现阶段中央政府更应该做的是"做对协调",并逐步打破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各省份既得利益,真正发挥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全局的调控与平衡职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0+187 +18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及其批判 [J].
杨其静 ;
聂辉华 .
经济研究, 2008, (03) :99-114
[2]   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 [J].
徐现祥 ;
陈小飞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1) :14-26
[3]   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 [J].
张军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21-52
[4]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傅勇 ;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12+22
[5]   地区放权与经济效率:以计划单列为例 [J].
史宇鹏 ;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1) :17-28
[6]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8]   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 [J].
黄赜琳 ;
王敬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2) :60-67
[9]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 [J].
赵志耘 ;
吕冰洋 .
经济研究, 2005, (11) :46-56
[10]   地区间竞争、财政自给率和公有制企业民营化 [J].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