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边缘人——近年来华中村治研究的转向与拓展

被引:18
作者
田先红 [1 ]
高万芹 [2 ]
机构
[1]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边缘人; 农民上访; 钉子户; 华中村治研究;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3.05.020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近年来,华中村治研究渐渐发生了一些颇具深远意义的转向,他们将之前以乡村精英为主要研究对象拓展到乡村社会边缘人这一素来少为学界所关注的群体。研究者们从村庄社会秩序、乡村治理和国家治理体制等三个层面对上访农民、钉子户、乡村混混等边缘人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这些研究已经从早期的无意识或者意识不够上升到一种明确的学术自觉,成为获得重要学术创新与突破的生长点,并可能为认识和理解中国农村,推进学术积累与传承,增进中国社会学与世界社会科学对话做出新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中国乡村生活.[M].(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
[22]  
街角社会.[M].(美)威廉·富特·怀特(WilliamFooteWhyte)著;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23]   论乡村水利的社会基础——以荆门农田水利调查为例 [J].
罗兴佐 ;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04, (02) :25-37
[24]   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 [J].
徐勇 ;
吴毅 ;
贺雪峰 ;
仝志辉 ;
董磊明 .
浙江学刊, 2002, (01) :26-32
[25]   农田水利的利益主体及其成本收益分析——以湖北省沙洋县农田水利调查为基础 [J].
贺雪峰 ;
郭亮 .
管理世界, 2010, (07) :86-97+187
[26]   外来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影响——两湖平原与华北农村的比较 [J].
龚春霞 ;
陈柏峰 .
学术研究, 2010, (06) :38-42+48+159
[27]   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 [J].
田先红 .
开放时代, 2010, (06) :24-38
[29]   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 [J].
董磊明 ;
陈柏峰 ;
聂良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5) :87-100+206
[30]   “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 [J].
吴毅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21-4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