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蒙山6种造林树种40余年成林效果评价

被引:17
作者
高远 [1 ]
朱孔山 [2 ]
郝加琛 [3 ]
徐连升 [3 ]
机构
[1] 临沂市科学探索实验室
[2] 临沂大学商学院
[3]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工林; 蒙山; 物种多样性; 造林工具种; 植被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被恢复一直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首要解决目标。该文拟评估山东蒙山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现状和程度,评价不同造林树种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筛选一批造林工具种,为今后沂蒙山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调控和预测提供依据。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选择林龄超过40年的6种主要人工林为样地,采用典型取样法进行林内调查。根据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物种多样性,分析乔木径级分布,判断植物发展类型。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4种多样性指数较为一致地显示赤松(Pinus densiflor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黑松(Pinus thunbergii)、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成林效果较好,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相对较差。6种人工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4种多样性指数基本无显著差异,而乔木层中,油松人工林群落的4种多样性指数与黑松人工林、刺槐人工林、栓皮栎人工林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存在部分显著差异(p<0.05)。从整体上看,人工林群落灌木层发育最好,4种多样性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且差异大多极显著(p<0.01)。研究发现:乔木扩展种29种、隐退种3种、稳定侵入种9种和随机侵入种11种,表明人工林群落正处于向森林演替的过程中。数据显示:3种隐退种赤松、油松和日本落叶松均为群落局部优势种,赤松和油松种群更新困难,日本落叶松完全没有更新幼苗。作者认为林下发达的灌草层可能是阻碍针叶林天然更新的关键因素。评估筛选出15种造林工具种:早期开荒工具种(A类)7种和后期顶级工具种(B类)8种。其中A1类(建群种)2种:赤松和油松,A2类(伴生种)5种:黄檀(Dalbergia hupeana)、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君迁子(Cerasus serrulata)、山合欢(Albizia kalkora)和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B1类(建群种)2种:栓皮栎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B2类(伴生种)6种: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槲树(Quercus dentata)、山樱花(Diospyros lotus)、小叶朴(Celtis bungeana)、大叶朴(Celtis koraiensis)和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3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山西灵空山小蛇沟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梯度分析及环境解释 [J].
余敏 ;
周志勇 ;
康峰峰 ;
欧阳帅 ;
米湘成 ;
孙建新 .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05) :373-383
[2]   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刀耕火种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构建 [J].
黄运峰 ;
路兴慧 ;
臧润国 ;
丁易 ;
龙文兴 ;
王进强 ;
杨民 ;
黄运天 .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 (05) :415-426
[3]   燕山山地油松人工林林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 [J].
李兵兵 ;
秦琰 ;
刘亚茜 ;
刘相兵 ;
黄选瑞 .
林业科学, 2012, 48 (06) :147-151
[4]   50年来山东塔山植被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J].
高远 ;
陈玉峰 ;
董恒 ;
郝加琛 ;
慈海鑫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5984-5991
[5]   沂蒙山林区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颗粒分形与孔隙结构特征 [J].
刘霞 ;
姚孝友 ;
张光灿 ;
胡续礼 ;
Heathman G C .
林业科学, 2011, 47 (08) :31-37
[6]   山东半岛北部黑松海防林幼龄植株更新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J].
韩广轩 ;
王光美 ;
毛培利 ;
张志东 ;
于君宝 ;
许景伟 .
林业科学, 2010, 46 (12) :158-164
[7]   油松的自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J].
李登武 ;
王冬梅 ;
姚文旭 .
林业科学, 2010, 46 (11) :174-178
[8]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研究综述 [J].
马姜明 ;
刘世荣 ;
史作民 ;
刘兴良 ;
缪宁 .
生态学报, 2010, 30 (12) :3297-3303
[9]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甜槠和木荷的空间格局分析 [J].
李立 ;
陈建华 ;
任海保 ;
米湘成 ;
于明坚 ;
杨波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3) :241-252
[10]   山东蒙山植物多样性及其海拔梯度格局 [J].
高远 ;
慈海鑫 ;
邱振鲁 ;
陈玉峰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377-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