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及周围地区的现今构造运动

被引:14
作者
李延兴 [1 ]
张静华 [1 ]
周伟 [1 ]
栾锡武 [2 ]
胡新康 [1 ]
张中伏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南海; 速度场; 应变场; 扩张模式; 动力学机制;
D O I
10.14075/j.jgg.2010.03.024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利用南海及其周围地区的GPS数据,分析南海及周围地区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空间变化,以及相邻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研究发现,南海现今仍在继续扩张,西部是从其北边缘向南沿NW-SE方向逐渐扩张的,东部是从中心向北与向南逐渐扩张的。由主张应变率计算的中央海盆近SN方向的平均扩张速率为3.1 mm/a。在南海东部(117.0°E),南北之间(11°~22°N)SN方向的扩张速率为9.3 mm/a,小于65M a以来NNW-SSE方向13.0 mm/a的平均扩张速率。南海的扩张运动是印度板块、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地区地幔物质上涌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北部湾现今地壳运动特性研究 [J].
廖超明 ;
武军郦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 29 (05) :22-26
[2]   由GPS测量得到的喜马拉雅的现今构造变形 [J].
张静华 ;
李延兴 ;
张俊青 ;
张中伏 .
测绘学报, 2008, (02) :135-141+157
[3]   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的震源机制解特征及其反映的断裂活动分段性 [J].
李亚敏 ;
徐辉龙 ;
孙金龙 ;
丘学林 ;
施小斌 .
热带海洋学报, 2008, (02) :32-39
[4]   广东及邻区的应力场反演 [J].
康英 ;
杨选 ;
陈杏 ;
陈贵美 ;
郑斯华 .
地震学报, 2008, (01) :59-66+105
[5]   由空间大地测量得到的太平洋板块现今构造运动与板内形变应变场 [J].
李延兴 ;
张静华 ;
何建坤 ;
李金岭 ;
李智 ;
郭良迁 ;
张中伏 ;
杜雪松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437-447
[6]   南海扩张的动力学因素及其数值模拟讨论 [J].
夏斌 ;
崔学军 ;
张宴华 ;
刘宝明 ;
王冉 ;
闫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328-333
[7]   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与内部形变 [J].
张静华 ;
李延兴 ;
郭良迁 ;
张中伏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3) :57-62
[8]   关于南海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一点思考 [J].
夏斌 ;
崔学军 ;
谢建华 ;
王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221-227
[9]   南海深部地球动力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J].
张健 ;
熊亮萍 ;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02-610
[10]   莺歌海盆地周边区域构造演化 [J].
郭令智 ;
钟志洪 ;
王良书 ;
施央申 ;
李华 ;
刘绍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