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区应力场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王秀文 [1 ,2 ]
宋美琴 [1 ,2 ]
杨国华 [3 ]
李斌 [1 ,2 ]
杨晓泓 [4 ]
机构
[1] 山西省地震局
[2] 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4] 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
山西地堑系; 地震应力场; 地壳水平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收集了1970~2006年37年的小震初动符号建立了震源机制解数据库,研究了山西断陷带小震综合机制解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小震综合机制解以走滑正断层为主,断陷带两端以拉张作用为主,中部地区以剪切作用为主,忻定盆地、太原盆地的区域应力场与华北区域应力场差异较大.利用沿山西断裂带布设的GPS监测网1996~2007年12期复测资料,分析了山西断裂带水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断裂带现主要受NWW-SEE向压应力场、NNE-SSW向张应力场的控制.1998~1999年有一次较为明显的应力扰动,空间上表现为北强南弱,接着发生了1999年11月1日大同—阳高5.6级地震.
引用
收藏
页码:1127 / 1128+1133 +11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山西断裂带活动趋势与动态特征 [J].
杨国华 ;
王敏 ;
韩月萍 ;
周晓燕 ;
王秀文 ;
郭跃宏 .
中国地震, 2002, (02) :30-38
[2]   应用GPS技术监测山西断裂带的水平运动 [J].
杨国华 ;
赵承坤 ;
韩月萍 ;
王秀文 ;
郭跃宏 .
地震学报, 2000, (05) :465-471+560
[3]   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兆场分析 [J].
王秀文 ;
赵新平 .
山西地震, 1999, (Z1) :1-9+14
[4]   山东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J].
董旭光 ;
周翠英 ;
李红 ;
郑建常 .
高原地震, 1999, (03) :37-43
[5]   山西中强地震前形变前兆的异常特征 [J].
王秀文 .
山西地震, 1995, (02) :3-8
[6]   大同盆地现今构造活动及地壳应力场特征 [J].
刘巍,孟雁英,王赵丽 .
山西地震, 1995, (01) :7-13
[7]   山西断陷带垂直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J].
王秀文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1, (03) :63-68
[8]   山西地震带的现代构造运动 [J].
胡惠民 .
山西地震, 1984, (04) :2-6
[9]   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J].
李钦祖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4) :37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