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9
作者
刘升发 [1 ,2 ]
石学法 [1 ,2 ]
刘焱光 [1 ,2 ]
朱爱美 [1 ,2 ]
宋晓红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泥质区; 沉积物; 常量元素; 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分析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TOC)、常量元素氧化物(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P2O5,TiO2,MnO),探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常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常量元素氧化物组成较为稳定,含量最高的2种组分为SiO2和Al2O3,两者组分占沉积物总量的72%左右。常量元素氧化物的含量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SiO2,CaO,P2O5倾向于富集在粗颗粒沉积物中;Al2O3,K2O,MnO则倾向于富集在细颗粒沉积物中;而MgO,Na2O,Fe2O3和TiO2基本不受沉积物类型影响。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氧化物可以分为3组,第1组包括SiO2,Al2O3,Fe2O3,MgO,TiO2,P2O5和MnO;第2组包括CaO,K2O,CaCO3和TOC;第3组包括Na2O,可能分别代表了陆源碎屑沉积、海洋生物沉积和海洋化学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琼东南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附视频 [J].
陈弘 ;
刘坚 ;
王宏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6) :39-45
[2]   长江口南支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与环境指示意义附视频 [J].
王国庆 ;
石学法 ;
刘焱光 ;
窦衍光 .
海洋科学进展, 2007, (04) :408-418
[3]   台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J].
刘广虎 ;
李军 ;
陈道华 ;
刘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5) :61-68
[4]  
苏北平原2.58Ma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历史——宝应钻孔沉积物的常量元素记录[J]. 杨競红,王颖,张振克,J.-P.Guilbault,毛龙江,魏灵,郭伟,李书恒,徐军,季小梅.第四纪研究. 2006(03)
[5]   近2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J].
肖尚斌 ;
李安春 ;
蒋富清 ;
徐方建 ;
郑范 ;
陈忠 .
地球化学, 2005, (06) :57-66
[6]   黄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粒度效应 [J].
杜德文 ;
石学法 ;
孟宪伟 ;
程振波 ;
陈志华 ;
熊应乾 .
海洋科学进展, 2003, (01) :78-82
[7]   冬、夏季东海北部悬浮体分布及海流对悬浮体输运的阻隔作用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张东奇 ;
范德江 ;
雷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71-80
[8]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地化成分的组成 [J].
范德江 ;
杨作升 ;
毛登 ;
郭志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7-12
[9]   黄、东海陆架区悬浮体输运的时空变化规律 [J].
孙效功 ;
方明 ;
黄伟 .
海洋与湖沼, 2000, (06) :581-587
[10]   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沉积动力过程的季节性变化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雷坤 ;
曲艳慧 ;
范德江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6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