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近2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2
作者:
肖尚斌
李安春
蒋富清
徐方建
郑范
陈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3] 南海海洋研究所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粒度;
因子分析;
东海内陆架;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6.006
中图分类号:
P736.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区北部的DD2孔进行了粒度分析、AMS14C年龄测试和主元素、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各元素含量与粒度间的关系,采用R型因子分析探讨了它们间的组合关系。研究表明,近2ka来DD2孔绝大多数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稳定;随粒径变细大部分元素的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而Sr和SiO2的含量则呈现减少的趋势;CaO、Na2O、Hf、Zr和Ti等的含量与粒径相关性很差。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DD2孔泥的化学组成可划分为4种组合类型:分别反映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主要特点,样品未经洗盐前处理引起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合的变化,Zr、Hf和Nb元素富集于特定粒度组分(粉砂),及钙质生物组分的加入和早期成岩过程中元素的再分配性质等。初步分析表明,Rb、Cu、Ni、V、P、Sc、Fe2O3、Cr、K2O、Nb、Co、Th、Ti和Al2O3为DD2孔中相对不活动的元素,可以将它们与现代长江、黄河沉积物作对比,进行物源分析。Ti/Zr和Cr/Th比值指示该孔沉积物主要来自于花岗质物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