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ka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物源分析

被引:53
作者
肖尚斌
李安春
蒋富清
尤征
陈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石油测井公司
[3]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关键词
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 粘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物源;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2.012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进行了粘土矿物和元素测试,粘土矿物对比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泥质沉积物来源为长江沉积物。金属元素聚类分析以及使用判别函数,均得到了与上述一致的结果。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表明,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中长江的贡献基本稳定在83%~85%,可以排除有黄河沉积物输入的可能,且历史上黄河的改道与北徙并没有对本区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来源产生明显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东海内陆架泥区沉积物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J].
肖尚斌 ;
李安春 .
沉积学报, 2005, (01) :122-129
[2]   东海陆架北部长江、黄河沉积物影响范围的定量估算 [J].
范德江 ;
杨作升 ;
孙效功 ;
张东奇 ;
郭志刚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748-756
[3]   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范德江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741-747
[4]   冬、夏季东海北部悬浮体分布及海流对悬浮体输运的阻隔作用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张东奇 ;
范德江 ;
雷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71-80
[5]   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物源识别为例 [J].
范德江 ;
孙效功 ;
杨作升 ;
郭志刚 .
沉积学报, 2002, (01) :30-33
[6]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地化成分的组成 [J].
范德江 ;
杨作升 ;
毛登 ;
郭志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7-12
[7]   黄、东海陆架区悬浮体输运的时空变化规律 [J].
孙效功 ;
方明 ;
黄伟 .
海洋与湖沼, 2000, (06) :581-587
[8]   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地球化学比较研究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曲艳慧 ;
范德江 .
沉积学报, 2000, (02) :284-289
[9]   长江与黄河现代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及其示踪作用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10) :68-75
[10]   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沉积动力过程的季节性变化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雷坤 ;
曲艳慧 ;
范德江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6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