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累积湿润指数分析江淮地区农业旱涝时空变化

被引:47
作者
马晓群
吴文玉
张辉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2]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合肥
关键词
累积湿润指数; 农业旱涝; 时空变化; 江淮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 [农业气象要素];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提出了一个农业旱涝气象指标──累积湿润指数。该指标以相对湿润度指数为基础,通过确定不同区域综合农田作物系数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行订正,并考虑前期旱涝程度对当前旱涝状况的累积影响,从而具有农业意义。用土壤墒情指标对该指标进行分区域旬旱涝等级的确定和检验,其定量符合率为60%70%,定性符合率为80%90%。利用该指标分析近30年江淮地区农业旱涝时空变化的结果表明,从多年平均意义上江淮地区农田水分状况能满足作物需求,湿润程度湿润区高于半湿润区。农业旱涝年际变化大,变异率北部大于南部。北部旱涝并存,春旱、夏秋和秋冬连旱频率高,夏季洪涝严重;南部总体湿润,以涝居多,但夏秋干旱频发。在气候变化导致江淮地区降水格局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近年来北部夏季洪涝,南部夏秋旱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30年安徽省地表干湿时空变化及对农业影响 [J].
马晓群 ;
张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6) :783-790
[2]   近50年我国江淮流域气候变化 [J].
田红 ;
李春 ;
张士洋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39-544
[3]   甘肃省农业干旱动态监测指标的确定及其应用 [J].
陈雷 ;
杨兴国 ;
把多辉 ;
薛生梁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1) :144-148+156
[4]   干旱指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 [J].
袁文平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982-991
[5]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J].
翟盘茂 ;
章国材 .
科技导报, 2004, (07) :11-14
[6]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系数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试验研究 [J].
彭世彰 ;
索丽生 .
水利学报, 2004, (01) :17-21
[7]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J].
刘建栋 ;
王馥棠 ;
于强 ;
王建林 ;
毕建杰 ;
樊广华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5) :593-604
[8]   江淮流域旱涝灾害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预报方法研究 [J].
丁太胜 ;
胡雯 ;
马晓群 ;
盛绍学 ;
刘惠敏 ;
荀尚培 .
高原气象, 2003, (02) :147-154
[9]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评估指标研究 [J].
朱自玺 ;
刘荣花 ;
方文松 ;
王友贺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1) :145-150
[10]   冬小麦干旱识别和预测模型研究 [J].
赵艳霞 ;
王馥棠 ;
裘国旺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2) :2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