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几种耕作制度的土壤培肥效应

被引:4
作者
叶方
黄国勤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昌
关键词
红壤旱地; 耕作制度; 土壤培肥效应;
D O I
10.13836/j.jjau.2000115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研究表明 ,各处理的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 ,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也有增加倾向 ,以“紫云英-玉米 -芝麻”和“油菜‖紫云英 /玉米 /玉米‖绿豆”两个处理最为明显。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全P、有效P、全K含量都基本平衡或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有效K和pH值都呈下降趋势。就不同处理而言 ,各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很不一致 ,经综合评价 ,“油菜‖紫云英 /玉米 /玉米‖绿豆”综合评价指标值最高 ,即其地力可持续性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503 / 5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种养结合对农田养分投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马兴林 ;
林治安 ;
杨守信 ;
谢承陶 .
土壤肥料, 1999, (03) :18-21
[2]   用土壤生物和养分指标表征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 [J].
沈宏 ;
徐志红 ;
曹志洪 .
土壤与环境, 1999, (01) :31-35
[3]   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壤有效铁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 [J].
左元梅 ;
李晓林 ;
张福锁 ;
曹一平 ;
王运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50-56
[4]   玉米/花生混作对玉米铁载体的分泌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 [J].
左元梅 ;
李晓林 ;
张福锁 ;
曹一平 ;
王运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57-63
[5]   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Ⅰ土壤有机质、酶及氮变化 [J].
籍增顺 ;
张树梅 ;
薛宗让 ;
阎玄梅 ;
樊兰瑛 ;
张志琴 ;
洛希图 ;
武金芳 ;
张象俊 .
华北农学报, 1998, (02) :43-48
[6]   玉米根茬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简报 [J].
赵秀兰 ;
许大志 ;
高云 .
土壤通报, 1998, (01) :15-17
[7]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稻田种植方式综合评价 [J].
袁继超 .
耕作与栽培, 1995, (05) :21-23+5
[8]   玉米和大豆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研究 [J].
朱树秀,季良,阿米娜 .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95, (01) :25-30
[9]   “两粮一肥”轮作对保持地力的探讨 [J].
胡克淮 .
土壤通报, 1984, (02) :57-59
[10]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