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26
作者
沈波
庄杰云
张克勤
戴伟民
鲁烨
傅丽卿
丁佳铭
郑康乐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杭州,杭州,杭州,杭州,杭州,杭州,杭州,杭州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座位; 叶绿素含量; 产量性状; QTL与环境互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QTL分析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剖析。应用由247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含207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分别在2002年和2003年考察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叶绿素a和b的含量,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进行QTL定位、上位性分析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分析。在4个标记区间共检测到控制不同叶位叶绿素a、b含量的8个QTL,单个QTL的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96%~9.77%,其中2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检测到9对影响叶绿素a、b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其中1对具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与该群体产量性状QTL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每个产量性状都有QTL与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TL位于相同的染色体标记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937 / 19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 [J].
汪斌 ;
兰涛 ;
吴为人 ;
李维明 .
遗传学报, 2003, (12) :1127-1132
[2]   水稻叶片叶绿素和过氧化氢含量的QTL检测及上位性分析(英文) [J].
杨权海 ;
陆巍 ;
胡茂龙 ;
王春明 ;
张荣铣 ;
M Yano ;
万建民 .
遗传学报, 2003, (03) :245-250
[3]   水稻产量形成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的关系 [J].
王绍华 ;
刘胜环 ;
王强盛 ;
丁艳锋 ;
黄丕生 ;
凌启鸿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1-5
[4]   水稻幼苗特性与籽粒大小关系的分子检测(英文) [J].
崔克辉 ;
彭少兵 ;
邢永忠 ;
余四斌 ;
徐才国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06) :702-707
[5]   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研究初报 [J].
孟军 ;
陈温福 ;
徐正进 ;
李磊鑫 ;
周淑清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247-249
[6]   沿黄稻区主要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叶色动态与施氮技术研究 [J].
沈阿林 ;
姚健 ;
刘春增 ;
宋保谦 .
华北农学报, 2000, (04) :131-136
[7]   不同产量潜力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特性研究 [J].
曹树青 ;
翟虎渠 ;
钮中一 ;
朱新华 ;
张红生 ;
张荣铣 ;
楠谷彰人 ;
崔晶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1-4
[8]   数量性状的遗传剖析和分子剖析 [J].
吴为人 ;
唐定中 ;
李维明 .
作物学报, 2000, (04) :501-507
[9]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对一些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和互作分析 [J].
李晶炤 ;
何平 ;
郑先武 ;
鲁润龙 ;
朱立煌 .
植物学报, 1999, (11) :0-0+0
[10]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氮素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的遗传背景 [J].
吴平,罗安程 .
遗传学报, 1996, (06) :43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