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非升即走”制度在高校聘用合同中的效力认定——以郭某诉江南大学人事争议案为例
被引:14
作者
:
张朴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中心)
张朴田
机构
:
[1]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中心)
来源
: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
2018年
/ 10期
关键词
:
人事争议;
聘用合同;
“非升即走”规则;
附条件解除;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摘要
:
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在人事改革过程中引入了"非升即走"制度,将其作为教师聘用合同解除的条件,根据劳动立法的相关规定,该种做法为有违法之嫌。为了有效贯彻"非升即走"制度,高等学校可以将教师是否具备特定资质作为续聘的条件,而不是将该制度作为解聘的事由。司法实践中,对于已经约定为解除条件的,法院可以根据合同解释规则及双方实际履行情况,将聘用合同视为附期限合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合法律还是合情理:“掏鸟窝案”背后的司法冲突与调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拥军
.
法学,
2017,
(11)
:39
-51
[2]
“非升即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岚
;
樊泽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研究中心
樊泽恒
.
江苏高教,
2015,
(06)
:72
-76
[3]
美国高校“非升即走”制的保障机制分析——兼论我国实施该制度的路径优化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张丽
;
刘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刘焱
;
裘指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裘指挥
.
比较教育研究,
2015,
37
(07)
:56
-61
[4]
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合法性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娄宇
.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
(06)
:21
-32
[5]
美国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及其期限设置的合理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英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
(02)
:67
-79+189
[6]
高校“非升即走”制度适用性的争议与剖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天安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
(21)
:15
-19
[7]
高校“非升即走”人事制度改革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海怡
.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4
(11)
:81
-84
[8]
“非升即走”的逻辑及其引入我国高校的可能性
[J].
张东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张东海
.
比较教育研究,
2013,
35
(11)
:55
-60
[9]
美国高校教师制度理念及其形成背景
[J].
官汉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官汉蒙
;
陈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陈艺波
.
现代教育管理,
2010,
(07)
:107
-110
[10]
“清华解聘风波”是一面多棱镜[N]. 中国教育报. 2014 (002)
←
1
2
→
共 13 条
[1]
合法律还是合情理:“掏鸟窝案”背后的司法冲突与调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拥军
.
法学,
2017,
(11)
:39
-51
[2]
“非升即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岚
;
樊泽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研究中心
樊泽恒
.
江苏高教,
2015,
(06)
:72
-76
[3]
美国高校“非升即走”制的保障机制分析——兼论我国实施该制度的路径优化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张丽
;
刘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刘焱
;
裘指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裘指挥
.
比较教育研究,
2015,
37
(07)
:56
-61
[4]
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合法性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娄宇
.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
(06)
:21
-32
[5]
美国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及其期限设置的合理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英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
(02)
:67
-79+189
[6]
高校“非升即走”制度适用性的争议与剖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天安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
(21)
:15
-19
[7]
高校“非升即走”人事制度改革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海怡
.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4
(11)
:81
-84
[8]
“非升即走”的逻辑及其引入我国高校的可能性
[J].
张东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张东海
.
比较教育研究,
2013,
35
(11)
:55
-60
[9]
美国高校教师制度理念及其形成背景
[J].
官汉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官汉蒙
;
陈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陈艺波
.
现代教育管理,
2010,
(07)
:107
-110
[10]
“清华解聘风波”是一面多棱镜[N]. 中国教育报. 2014 (00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