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构建主义”法治的误区与出路

被引:34
作者
马长山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构建主义; 治理法治化; 共建共享; 法治中国;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6.04.003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30多年来的中国法治建设无疑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既有的国家"构建主义"法治建设策略则日益显露出其诸多弊端和缺陷,并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和困境,严重制约着新时期国家法治建设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因此,需要实现从国家"构建主义"向国家与社会"双向构建"的转向,从而促进共建共享的治理秩序的形成,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舆情公案”的制度指向与民意捆绑——以“唐慧案”为例 [J].
马长山 .
江海学刊, 2015, (03) :129-137
[2]   公共舆论的“道德叙事”及其对司法过程的影响 [J].
马长山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4) :38-47+156
[3]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构建模式之探究 [J].
钱大军 .
法商研究, 2015, 32 (02) :3-12
[4]   民法与国家关系的再造 [J].
许可 .
法商研究, 2015, 32 (01) :101-110
[5]   清末乡村皇权、族权和绅权的联结 [J].
于建嵘 .
探索与争鸣, 2003, (03) :47-48
[6]   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下) [J].
蒋立山 .
中外法学, 1998, (04) :21-33
[7]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M]. 法律出版社 , 江必新, 2015
[8]  
法律中的模糊性[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恩迪科特, 2010
[9]  
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美) 萨默斯, 2010
[10]  
批判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 奥尔特曼,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