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长江口地区地面沉降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9
作者:
黎兵
[1
]
王寒梅
[1
]
谢建磊
[1
]
李晓
[1
]
张开均
[2
,3
]
魏子新
[1
]
严学新
[2
]
机构:
[1]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中国东部;
长江口;
地面沉降;
动力学机制;
地幔对流;
热流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地表变形、活动断裂和地球物理的综合分析表明,菲律宾洋壳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导致的地幔对流是控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作用的主导因素,是长江口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由于地幔对流和青藏高原挤压共同作用导致的地壳热流值的差异则是长江口地区西部隆升、东部沉降且向东沉降速率增大的直接驱动力。预测未来长江口地区的基岩沉降范围将以>10cm/a的速率向西扩大,沉降速率将呈明显加速趋势,40000a之内上海市可能被海水淹没,但板块构造演化的"渐变"特征决定其对当地未来的人类活动不会造成显著影响。根据"地壳均衡理论",建议在长江口南西部(浙江省北东部)的丘陵山区加大重力载荷如加快城市化进程或人工造山以减小和控制上海地区的沉降。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