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20
作者
刘人和 [1 ,2 ]
刘飞 [3 ,4 ]
周文 [4 ]
李景明 [2 ]
王红岩 [2 ]
王勃 [2 ]
刘洪林 [2 ]
赵群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
[4]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煤阶; 煤岩储层; 煤成气; 模糊物元法; 沁水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4.034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沁水盆地是世界上储量较大的高煤阶煤层气田之一,由于该区煤岩储层的研究仍相对薄弱,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重点描述了该区煤岩储层的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组分含量、割理发育特征、孔隙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吸附与解吸性能等,分析了对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沁水盆地煤层气高产富集区进行了预测,优选出阳泉-寿阳、长子-屯留、沁水北-安泽和阳城北4个最具潜力的高产有利区,为沁水盆地煤层气后续大规模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山西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高产富集区评价.[D].刘飞.成都理工大学.2007, 03
[2]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煤层气开发潜力 [J].
张积锁 ;
王月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61-63+115
[3]   沁水盆地煤储层孔隙系统模型与物性分析 [J].
许浩 ;
张尚虎 ;
冷雪 ;
汤达祯 ;
王明寿 .
科学通报, 2005, (S1) :45-50
[4]   山西沁水煤田煤层气分布特征与开发前景分析 [J].
朱峰 .
中国煤田地质, 1999, (02) :32-34+53
[5]   煤结构的研究及其发展 [J].
陈昌国 ;
鲜学福 .
煤炭转化, 1998, (02) :7-13
[6]  
煤微孔隙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储集关系的研究.[J].吴俊.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 01
[7]   煤的显微孔隙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郝琦 .
煤炭学报, 1987, (04) :51-56+97
[8]  
山西南部煤层气地质.[M].刘焕杰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