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抗内毒素性休克和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14
作者
陈玺华
王锋
韩德五
许瑞龄
赵元昌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
[2] 山西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
关键词
内毒素; 甘氨酸; CD14; 清道夫受体; NF-κB;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05.971 [外科休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甘氨酸 (Gly)对内毒素 (ET)性休克和ET性肝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尾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复制小鼠ET休克和肝损伤模型 ,预防和治疗各组于不同的时间点注射Gly ,观察死亡率。另取小鼠分为休克组和Gly治疗组 ,各组分别于注射LPS后 1、2、4、6h观察丙氨酸转氨酶 (ALT)、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枯否细胞 (KC)脂多糖受体(CD14 )、清道夫受体 (SR)和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结果 肝损伤指标和NF κB的表达与KCCD14 的表达呈正相关和SR表达呈负相关。Gly对ET性休克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可降低ALT、AST和肝组织TNF α含量 ,可明显下调KCCD14 的表达和NF κB的表达 ,上调KCSR的表达 ,尤以4、6h为著。结论 Gly可有效防治ET性休克和改善ET性肝损害 ,其机制与Gly阻遏KCCD14 表达、增强SR的表达进而抑制KCNF κB的活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库普弗细胞清道夫受体、CD14表达变化及其与内毒素性肝损伤的关系 [J].
蒋建新 ;
谢国旗 ;
陈永华 ;
刘大为 ;
周继红 ;
朱佩芳 ;
王正国 ;
张洪杰 .
中华创伤杂志, 2000, (08) :30-33
[2]  
Glycine: a new anti-inflammatory immunonutrient[J] . M. D. Wheeler,K. Ikejema,N. Enomoto,R. F. Stacklewitz,V. Seabra,Z. Zhong,M. Yin,P. Schemmer,M. L. Rose,I. Rusyn,B. Bradford,R. G. Thurman.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199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