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权:搜索引擎上过时个人信息的私法规制

被引:15
作者
罗浏虎
机构
[1]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被遗忘权; 搜索引擎; 个人信息; 大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个人信息权,被遗忘权的产生是为了调整搜索引擎上的过时个人信息。通过删除或隐匿搜索引擎上脱离情境的个人信息,信息主体的人格权益得以实现。欧盟法院在谷歌诉冈萨雷斯案中确立了被遗忘权,并强调了信息处理和传播行为的适度性和适时性。传统隐私权理论无从应对网络个人信息散播行为,也难以为规范搜索引擎上的过时个人信息提供充分法理支持。鉴于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差异性、过时个人信息的负面性、以及删除过时个人信息对于社会和解的积极意义,我国有必要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引入被遗忘权。然而,被遗忘权与公众知情权等权利间的潜在冲突也值得注意。在决定是否删除过时个人信息时,比例原则可被用来进行利益衡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J].
杨立新 ;
韩煦 .
法律适用, 2015, (02) :24-34
[2]   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 [J].
王利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6) :68-75+199
[3]   中韩网络实名制之精神分野与网络管理理念更新 [J].
张建文 ;
罗浏虎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4 (03) :23-30
[4]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5]  
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瑜, 2012
[6]  
王某诉张某名誉权、隐私权纠纷案 .2[2008]朝民初字第1093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