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

被引:19
作者
甘义群 [1 ]
李小倩 [2 ]
周爱国 [1 ]
刘存富 [1 ]
武金博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氘过量参数(d值); 黑河流域; 冰雪融水; 地下水; 氧同位素δ(18O); 氢同位素δ(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利用δ(18O)和δ(D)资料对黑河流域的冰雪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氘过量参数(d值)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源区祁连山区冰雪融水的d值特别偏正,为16.0‰24.8‰;②张掖盆地细土平原浅层地下水的d值(9.0‰12.0‰)与深层地下水的d值(16.6‰21.8‰)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指示着不同的补给来源,浅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补给,深层地下水反映出冰雪融水补给的特点;酒泉盆地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的d值接近(介于15.8‰19.6‰间),主要以山区冰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为主;③额济纳盆地大部分浅层地下水的d值介于2.6‰8.8‰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这是干旱地区地下水的特殊特征;④古日乃地区地下水的d值特别偏负,达-30‰左右,这种现象在全球极为罕见;⑤东居延海地区附近的深层承压水的d值(-2.4‰-1.0‰)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表明该区地下水是在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⑥东居延海地表水和天鹅湖湖水的δ(18O)和δ(D)均为正,远大于了海水的氧氘值,而且d值异常偏负,达-55.2‰-35.8‰,这可能是极度干旱的环境下地表水过度蒸发的结果。研究揭示了流域水循环转化过程中和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利用稳定同位素识别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J].
陈宗宇 ;
万力 ;
聂振龙 ;
申建梅 ;
陈京生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6) :9-14
[2]   黑河流域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光辉 ;
陈宗宇 ;
聂振龙 ;
刘少玉 ;
张翠云 ;
申建梅 ;
王金哲 ;
程旭学 ;
张荷生 .
地球学报, 2006, (04) :341-348
[3]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深层地下水来源的探讨 [J].
钱云平 ;
秦大军 ;
庞忠和 ;
王玲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3) :25-29
[4]   黑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补给效应 [J].
张光辉 ;
聂振龙 ;
王金哲 ;
程旭学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5) :511-519
[5]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黑河源区水文循环特征 [J].
聂振龙 ;
陈宗宇 ;
申建梅 ;
张光辉 ;
程旭学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1) :104-108
[6]   河北平原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特征 [J].
晁念英 ;
王佩仪 ;
刘存富 ;
万军伟 .
中国岩溶, 2004, (04) :79-82
[7]   冰雪溶融的同位素效应及氘过量参数演化——以四川稻城水体同位素为例 [J].
尹观 ;
倪师军 ;
范晓 ;
吴昊 .
地球学报, 2004, (02) :157-160
[8]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示综研究 [J].
李智 ;
尹观 ;
蒋良文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2) :188-192
[9]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J].
龚家栋 ;
程国栋 ;
张小由 ;
肖洪浪 ;
李小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91-496
[10]   四川牟尼沟珍珠泉和翡翠泉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研究 [J].
王茜 ;
尹观 ;
范晓 ;
杨俊义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4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