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思考
被引:5
作者
:
李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李颖
[
1
]
周敏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华理工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周敏丹
[
2
]
机构
:
[1]
南昌工程学院
[2]
东华理工学院
来源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 02期
关键词
: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方式;
城市化;
农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其转移也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通过推动城市的规模发展与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以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才是合符国情的、实用的和有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性思考
[J].
张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市行政学院江苏徐州
张凯
.
前沿,
2005,
(08)
:214
-217
[2]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和形势预测——对东部Q市的实证调查与有关思考
[J].
唐晓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青浦区政府研究室上海
唐晓腾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128
-135
[3]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
[J].
陈迪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湖南长沙邮编
陈迪平
.
湖湘论坛,
2003,
(03)
:61
-62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佐县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5
-9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
[J].
陈彬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陈彬文
.
社会科学研究,
1997,
(06)
:37
-43
[6]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
1
→
共 6 条
[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性思考
[J].
张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市行政学院江苏徐州
张凯
.
前沿,
2005,
(08)
:214
-217
[2]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和形势预测——对东部Q市的实证调查与有关思考
[J].
唐晓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青浦区政府研究室上海
唐晓腾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128
-135
[3]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
[J].
陈迪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湖南长沙邮编
陈迪平
.
湖湘论坛,
2003,
(03)
:61
-62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佐县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5
-9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
[J].
陈彬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陈彬文
.
社会科学研究,
1997,
(06)
:37
-43
[6]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