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AR影像配准偏移量提取地表形变的方法与误差分析

被引:10
作者
陈强
罗容
杨莹辉
雍琦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系
关键词
SAR影像配准; 像素偏移量; 同震形变场; 精度分析; 地形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27 [动态大地测量];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单一的InSAR观测技术可提取地表沿雷达视线方向(LOS)上的一维位移,而利用SAR影像配准过程中的同名像素偏移量可提取地表沿雷达方位向(近南北向)与距离向(近东西向)的二维形变场,与LOS方向的一维形变形成优势互补。本文在分析SAR影像配准偏移量提取地表形变场方法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雷达方位向与距离向形变提取的误差模型,探讨了该方法提取地表形变的主要误差源。以Bam地震ASAR影像和玉树地震PALSAR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开展同震形变场的提取与误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AR像素配准偏移量提取同震形变场的精度主要受匹配窗口尺寸与过采样因子影响,形变提取误差随匹配计算窗口的增大而减小,形变提取精度随过采样因子的增大有适量提高,地形起伏效应在高差较大的SAR影像区域中表现较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Rupture history of the 2010 M s 7.1 Yushu earthquake by joint inversion of teleseismic data and InSAR measurements.[J].Guohong Zhang;Xinjian Shan;Bertrand Delouis;Chunyan Qu;Julien Balestra;Zhenhong Li;Yunhua Liu;Guifang Zhang.Tectonophysics.2012,
[2]   基于SAR影像偏移量获取汶川地震二维形变场 [J].
刘云华 ;
屈春燕 ;
单新建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0) :3296-3306
[3]   联合实、复相关函数的干涉SAR图像配准方法 [J].
王青松 ;
瞿继双 ;
黄海风 ;
余安喜 ;
董臻 .
测绘学报 , 2012, (04) :563-569
[4]   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技术中SAR影像精配准的一种新方法 [J].
陶秋香 ;
刘国林 .
测绘学报, 2012, (01) :69-73
[5]   利用D-InSAR和AZO技术获取Bam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场 [J].
季灵运 ;
许建东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 29 (06) :40-44
[6]   InSAR复数影像配准方法探讨 [J].
焦明连 ;
蒋廷臣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 31 (06) :21-23
[7]   基于DEOS精密轨道数据和插值的InSAR高精度配准方法 [J].
刘磊 ;
王志勇 ;
周兴东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 (06) :9-15
[8]   星载SAR成像与SAR图像中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J].
黄世奇 ;
刘代志 .
测绘学报, 2007, (02) :152-157
[9]   几种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配准算法的比较研究 [J].
罗小军 ;
刘国祥 ;
黄丁发 ;
丁晓利 .
测绘科学, 2006, (01) :19-21+3
[10]   地形起伏对星载SAR像素定位影响的仿真分析 [J].
刘秀芳 ;
洪文 .
遥测遥控, 2005, (06)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