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空间发育范围识别方法综述

被引:29
作者
陈守强 [1 ,2 ]
黄金川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市群; 范围识别; 空间界定;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城市群既是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志性产物。本文基于城市群多元化的概念演进历程,以城市群识别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为主线,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育范围划分和界定的研究历程,认为"概念本质的认识、界定标准的设定、最小分析单元的选用和识别方法的选择"是学术界对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难以共识的主要原因;理清了城市群空间发育范围识别和界定的研究脉络:以美国都市区划分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经济指标法影响深远,奠定了西方国家关于城市群发育范围识别和界定的研究基调;采用引力模型对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划分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群发育范围划分的主流;在明确识别对象的基础上,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手段,综合指标和模型多种方法为一身的集成模拟法,代表了城市群空间发育范围识别和界定研究的未来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31]   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带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唐路 ;
薛德升 ;
许学强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5) :1-5+96
[32]   都市圈与都市圈规划的初步探讨——以江苏都市圈规划实践为例 [J].
邹军 .
现代城市研究, 2003, (04) :29-35
[33]   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J].
孙娟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4) :73-77+96
[34]   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 [J].
刘荣增 .
人文地理, 2003, (03) :13-17+51
[35]   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 [J].
张伟 .
城市规划, 2003, (06) :47-50
[36]   大都市伸展区:全球化时代中国大都市地区发展新特征 [J].
顾朝林 ;
于涛方 ;
陈金永 .
规划师, 2002, (02) :16-20
[37]   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 [J].
张京祥 ;
邹军 ;
吴启焰 ;
陈小卉 .
城市规划, 2001, (05) :19-23
[38]   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 [J].
胡序威 .
城市规划, 1998, (06) :22-28+60
[39]   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 [J].
代合治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98, (02) :41-44+56
[40]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 [J].
宁越敏 ;
施倩 ;
查志强 .
城市规划, 1998, (01) :15-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