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1980年以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以陕西省佳县为例
被引:36
作者:
杨晴青
[1
]
杨新军
[1
]
高岩辉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
脆弱性;
“ground-truthing”质性分析;
演化路径;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从人地系统脆弱性视角切入,遵循"演变轨迹刻画—阶段情景描绘—演化路径与机理剖析"的逻辑轴线,结合"ground-truthing"质性研究方法,探索了1980年以来以陕西省佳县为代表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历程与路径。主要结论如下:①定量测度了1980—2016年佳县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及子系统脆弱度值。其中,自然系统脆弱性由干旱主导转向雨涝灾害主导;21世纪以来,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加剧;近10 a,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减轻,人类系统已走向重度脆弱等级,综合脆弱性停滞于中度脆弱等级。②提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转化阈值规则,界定了顽固脆弱、不受控制的脆弱、可控的脆弱、稳定健康、易变的系统等5类脆弱性情景。案例区脆弱性演变经历4个阶段,但徘徊于顽固脆弱的系统与不受控制的脆弱性系统情景之间。③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阶段性演化动力机制,梳理了5大子系统脆弱性阶段性演化路径,提炼了涉及气候变化、城市化扰动、市场变化、政策干预及农户行为适应等5大驱动因素的20件关键影响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56 / 771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