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

被引:13
作者
路波 [1 ,2 ]
吕彬彬 [2 ]
罗建国 [2 ]
余立 [2 ]
杨兴华 [2 ]
郭洪涛 [2 ]
曾开春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关键词
气动弹性; 全模颤振; 悬浮支撑系统; 风洞试验; 跨声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211.74 [风洞];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3 ; 080104 ;
摘要
介绍了跨声速全模颤振试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全模颤振试验对风洞和支撑系统等试验设备的要求。对于风洞,主要从风洞洞体和流场等方面分析了进行颤振试验所需要具备的性能,并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2.4m跨声速风洞为例,介绍了进行颤振试验必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支撑系统,则从模型运动自由度、支撑系统稳定性和支撑系统频率等方面的要求,阐述了设计支撑系统的困难,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多种全模颤振支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介绍了系统安全的保证措施,包括支撑系统稳定性分析、风洞紧急停车控制系统和模型保护装置等。最后根据飞行器发展的需求,探讨了今后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86 / 10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J].
郭洪涛 ;
路波 ;
余立 ;
杨兴华 ;
罗建国 ;
吕彬彬 .
航空学报, 2012, 33 (10) :1765-1771
[2]   多控制面飞行器结构与配平鲁棒气动弹性优化方法 [J].
杨超 ;
肖志鹏 ;
万志强 .
航空学报, 2011, 32 (01) :75-82
[3]   基于CFD/CSD的非线性气动弹性分析方法 [J].
崔鹏 ;
韩景龙 .
航空学报, 2010, 31 (03) :480-486
[4]   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悬浮支撑系统 [J].
路波 ;
杨兴华 ;
罗建国 ;
郭洪涛 ;
余立 ;
芮伟 ;
周洪 .
实验流体力学, 2009, 23 (03) :90-94+103
[5]   机翼的气动伺服弹性设计优化研究 [J].
吴志刚 ;
杨超 .
航空学报, 2006, (04) :570-573
[6]   飞行器跨声速气动弹性数值分析 [J].
杨国伟 ;
钱卫 .
力学学报, 2005, (06) :99-106
[7]   跨音速颤振计算方法研究 [J].
陆志良 ;
郭同庆 ;
管德 .
航空学报, 2004, (03) :214-217
[8]  
An Overview of Aeroelasticity Studies for The National Aerospace Plane .2 Rickett R H,Noll T E,and Jr W W. AIAA 93-1313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