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因子识别

被引:13
作者
乔治 [1 ]
徐新良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叠加排序法; 敏感性; 关键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土壤侵蚀是造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论文应用GIS技术,综合降水、地形、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等因子,分析和评价了1990—2005年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叠加排序方法定量识别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中度敏感为主,其次是轻度和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地区以大兴安岭山地为主,轻度敏感地区分布在东、西部平原地区,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林草交错区;从时间变化过程看,轻度、中度敏感地区面积增加,高度敏感地区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好转;地形起伏度和植被覆盖作为研究区土壤侵蚀关键因子,起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49 / 136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近50年中国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 [J].
朱旭东 ;
何洪林 ;
刘敏 ;
于贵瑞 ;
孙晓敏 ;
高彦华 .
地理学报, 2010, 65 (03) :270-280
[2]  
基于RUSLE的环杭州湾地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敏感因子识别[J]. 李铖,李俊祥,朱飞鸽,曹璐,陈朱,吴彤,吴明,孙海菁.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3]   元谋干热河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J].
周红艺 ;
李辉霞 ;
范建容 ;
杨忠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04) :39-41
[4]   鄂尔多斯东胜地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 [J].
王再岚 ;
李政海 ;
马中 ;
智颖飙 ;
张保卫 ;
安树青 ;
王中生 ;
Komada Emmy ;
刘玉虹 ;
韩雪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484-491
[5]   东北典型丘陵漫岗区沟谷侵蚀动态及空间分析 [J].
李晓燕 ;
王宗明 ;
张树文 ;
闫业超 .
地理科学, 2007, (04) :531-536
[6]   基于RUSLE的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以福建省吉溪流域为例 [J].
陈燕红 ;
潘文斌 ;
蔡芫镔 .
山地学报, 2007, (04) :490-496
[7]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J].
姚华荣 ;
崔保山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8) :1362-1371
[8]   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J].
莫斌 ;
朱波 ;
王玉宽 ;
范建容 ;
刘德绍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5) :45-48+59
[9]   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 [J].
钟祥浩 ;
王小丹 ;
李辉霞 ;
范建容 .
山地学报, 2003, (S1) :143-147
[10]   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J].
李国强 ;
陈利顶 ;
高启晨 ;
姜昌亮 ;
丘君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6)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