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被引:69
作者
单贵莲 [1 ,2 ]
徐柱 [1 ,3 ]
宁发 [1 ,2 ]
焦燕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农业部草地资源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4]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生长季围封; 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针对典型草原退化草地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4-9月)围封收获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进行不同围封年限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采用生长季围封恢复措施后群落地上现存量、盖度、密度、根系生物量、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容重、紧实度及>0.25 mm的粗颗粒含量显著降低,群落结构优化,土壤环境改善,植被与土壤间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系统,退化草地正向演替。2)草地在围封恢复过程中若连续多年刈割利用,容易导致生产性能降低,群落盖度与密度下降,草群矮化,土壤养分含量下降,草地发生2次逆行演替。3)季节性围封的管理方式既可保证退化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也能达到充分利用草地资源的目的。季节性围封在我国牧区是可行方法之一,但适宜的围封季节及围封后的合理利用问题(如合理的割草制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动态
    贾晓妮
    程积民
    万惠娥
    [J]. 草业学报, 2008, (04) : 12 - 18
  • [2] 禁牧封育措施改良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效果
    都耀庭
    张东杰
    [J]. 草业科学, 2007, (07) : 22 - 24
  • [3] 云雾山封育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程杰
    高亚军
    [J]. 草地学报, 2007, (03) : 273 - 277
  • [4] 黄土高原森林边缘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及其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温仲明
    焦峰
    赫晓慧
    焦菊英
    [J]. 草业学报, 2007, (01) : 16 - 23
  • [5] 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陈全功
    [J]. 草业学报, 2007, (01) : 10 - 15
  • [6] 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张苏琼
    阎万贵
    [J]. 草业学报, 2006, (05) : 11 - 18
  • [7] 围栏封育对矮化芦苇草地草群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杨鹏翼
    喻文虎
    向金城
    陆飒
    [J]. 草业科学, 2006, (09) : 12 - 14
  • [8] 不同放牧强度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特征
    刘忠宽
    汪诗平
    陈佐忠
    王艳芬
    韩建国
    [J]. 生态学报, 2006, (06) : 2048 - 2056
  • [9] 科尔沁沙地草甸草场退化的原因与植物多样性变化
    曹成有
    蒋德明
    朱丽辉
    南寅镐
    [J]. 草业学报, 2006, (03) : 18 - 26
  • [10]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综合研究
    吕达仁
    陈佐忠
    陈家宜
    王庚辰
    季劲钧
    陈洪滨
    刘钟龄
    [J]. 气象学报, 2005, (05) : 571 -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