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应为、难为与可为

被引:7
作者
王昌善 [1 ]
贺青梅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县域; 教师流动制度; 应为; 难为; 可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缩小县域义务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差距,改善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是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当下的"应为"追求。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难为"困境主要表现为合法规性缺失、功能目标泛化、价值取向偏差、结构要素失全、管理体制障碍、驱动机制乏力、保障政策胁迫与实施效果衰减。走出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难为"困境"可为"的策略主要有确立教师流动制度合法规性、聚焦教师流动制度的功能目标、调整教师流动制度的价值取向、健全教师流动制度的结构要素、创新教师流动制度的管理体制、激活教师流动制度的驱动机制、优化教师流动制度保障政策与提升教师流动制度的实施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86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 [J].
王昌善 ;
胡之骐 .
当代教育科学, 2014, (24) :20-25+46
[2]   公平与效率:省级层面教师流动政策主导价值取向 [J].
杨志 .
现代教育管理, 2014, (11) :92-95
[3]   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行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 [J].
王昌善 ;
贺青梅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 13 (05) :5-12+27
[4]   公平与参与:教育管理变革的新焦点 [J].
杨小微 .
江苏教育, 2014, (03) :1-1
[5]   教师流动政策的合法性缺失及其重建 [J].
郝保伟 .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9) :5-8
[6]   对教师流动制的原理与问题分析 [J].
卢俊勇 ;
陶青 .
现代教育管理, 2011, (04) :102-105
[7]   刚性教师交流制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 [J].
田汉族 .
教师教育研究 , 2011, (01) :44-48+38
[8]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工具分析 [J].
赖秀龙 .
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0 (23) :42-47
[9]   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与对策 [J].
石鸥 ;
雷冬玉 .
中国教育学刊, 2008, (07) :47-50+72
[10]  
教育政策学导论.[M].(美) 福勒;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