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14日广州罕见暴雨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蔡蕊 [1 ]
江梦天 [1 ]
赵旸旸 [1 ]
冯厚文 [2 ]
机构
[1] 增城市气象局
[2] 广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天气学; 秋季暴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特征; 边界层风廓线;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中尺度自动站、NCEP 1°×1°的6 h分析资料等,从环流背景特征、物理量特征、雷达图象特征分析2011年10月13~14日广州出现的历史同期罕见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冷空气入侵及副高脊的进退是此次大暴雨的触发背景;广州上空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持续的西风槽前西南水汽输送和低层切变南部的东南水汽输送等为大暴雨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向的顺时针旋转的建立和破坏以及风速的迅速增强和减弱与降水开始、结束同步,冷暖空气的交汇期也是强降水的高峰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一次非典型秋季冷空气暴雨过程分析 [J].
罗聪 ;
高亭亭 ;
李怀宇 .
广东气象, 2011, 33 (05) :4-7
[2]   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中尺度诊断分析 [J].
李强 ;
王中 ;
白莹莹 ;
杜钦 .
气象科技, 2011, 39 (04) :453-461
[3]   一次短时暴雨W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回波分析 [J].
郑石 ;
黄兴友 ;
李艳芳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3) :6-11
[4]   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莫贤清 ;
蔡晶 ;
叶树春 .
广东气象, 2011, 33 (02) :26-28+34
[5]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北京夏季强降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J].
古红萍 ;
马舒庆 ;
王迎春 ;
李炬 ;
曹晓彦 .
气象科技, 2008, (03) :300-304+385
[6]   东莞8.19强降雨天气过程特点及成因 [J].
陈明先 ;
黄锋 ;
翁晓勤 .
广东气象, 2007, (01) :36-38
[7]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辽宁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J].
陈传雷 ;
陈艳秋 ;
孙欣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5) :28-31
[8]   广州一次“黑色”暴雨的环流背景及触发机制 [J].
张东 ;
叶萌 ;
肖伟军 ;
熊亚丽 .
广东气象, 2006, (01) :47-49
[9]   一次强降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分析 [J].
贺新强 .
广东气象, 2005, (04) :23-25
[10]   一次暴雨过程天气尺度云系演变特征分析 [J].
林宗桂 ;
林开平 ;
陈翠敏 ;
廖胜石 ;
王庆国 .
广西气象, 2005, (03)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