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影响我国教育研究的三种形态

被引:1
作者
荣司平
机构
[1] 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现象学; 教育研究; 现象学教育学; 教育现象学; 学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3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教育现象学视野下公共教育学教学的视角转向 [J].
王攀峰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5) :61-66
[2]   现象学教育学之源——兰格威尔德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探析 [J].
刘洁 .
教育研究, 2012, 33 (09) :152-157
[3]   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的吗 [J].
杨开城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 (06) :3-8
[4]   教育现象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J].
李树英 ;
王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7 (03) :40-45
[5]   理解批评——一种教育现象学的视角 [J].
朱光明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 (06) :16-24
[7]   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 [J].
高伟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01) :18-26
[8]   现象学教育学探析 [J].
宁虹 ;
钟亚妮 .
教育研究, 2002, (08) :32-37
[9]   现象学教育哲学引论 [J].
徐夫真 ;
高伟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0, (01) :6-10
[10]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对美国教育哲学的影响 [J].
李立绪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7, (01)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