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36
作者
施泽进
彭俊
王勇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川东南; 灯影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是一套以潮坪相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其储层主要分布在中、上部。通过对灯影组储层薄片观察及物性资料分析发现,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洞、缝,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的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成岩作用则决定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好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硅化作用是破坏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特别是表生期古喀斯特作用)、破裂作用是发育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对断裂活动的响应 [J].
吕修祥 ;
李建交 ;
汪伟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3) :1-5+9
[2]   四川盆地磨溪构造嘉二段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 [J].
周彦 ;
谭秀成 ;
刘宏 ;
杨金利 ;
姚宴波 ;
李俊良 ;
钟华 ;
林建平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372-378
[3]   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J].
范明 ;
胡凯 ;
蒋小琼 ;
刘伟新 ;
张建勇 ;
陈红宇 .
地球化学, 2009, 38 (01) :20-26
[4]   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储层特征研究 [J].
李爱国 ;
易海永 ;
刘超 ;
罗潇 ;
谢正龙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 (03) :1-5+83
[5]   鄂西渝东地区震旦、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 [J].
郭战峰 ;
陈绵琨 ;
付宜兴 ;
陈学辉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39-42+16
[6]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储集层致密化过程研究 [J].
刘树根 ;
马永生 ;
黄文明 ;
蔡勋育 ;
张长俊 ;
王国芝 ;
徐国盛 ;
雍自权 ;
盘昌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485-496
[7]   乐山—龙女寺寒武和奥陶系储层类型研究 [J].
代宗仰 ;
徐世琦 ;
尹宏 ;
杨天泉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4) :16-20+186
[8]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期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J].
江兴福 ;
杨雨 ;
黄建章 ;
杨天泉 ;
梅清 ;
张红梅 .
天然气工业, 2003, (03) :141-143
[9]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白云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 [J].
王兴志 ;
穆曙光 ;
方少仙 ;
黄继祥 ;
侯方浩 .
沉积学报, 2000, (04) :549-554
[10]   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原生孔隙内胶结物研究 [J].
王兴志 ;
方少仙 ;
侯方浩 ;
黄继祥 ;
李凌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8,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