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

被引:105
作者
杨惠杰
李义珍
黄育民
郑景生
姜照伟
林文
机构
[1]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库源;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9.01.001
中图分类号
S51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讨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调控的主攻方向,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主栽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产量构成特征是具有足够的穗数和大穗;超高产育种的方向是稳定穗数,培育大穗,增加单位面积总粒数,并增强后期物质生产能力;超高产栽培应利用超高产品种的大穗优势,首先确保适应当地生态的足额的穗数,建立足穗大穗的巨库群体。文中就增加库容量和物质生产能力问题作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高产原理探讨 [J].
陶诗顺 ;
马均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S3) :38-44
[2]  
杂交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运转Ⅱ.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运转[J]. 李义珍,黄育民,庄占龙,郑景生,黄亚昌.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02)
[3]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育种 [J].
杨仁崔 .
世界农业, 1996, (02) :23-24
[5]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
[6]   水稻丛化育种 [J].
黄耀祥 ;
陈顺佳 ;
陈金灿 ;
林建良 ;
张俊英 ;
刘丽娴 ;
罗林 ;
连兆铨 .
广东农业科学, 1983,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