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维度框架与路径选择——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耦合视角

被引:10
作者
华桂宏 [1 ]
李子联 [2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
[2]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素转换; 自主创新; 制度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于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夯实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以及构建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维度框架和推进路径来看,要素转换是基础,自主创新是关键,制度改革是核心。其中,促进要素维度的转换,就是实现劳动要素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换,实现资本要素从低效扎堆向高效配置的转换,实现资源能源从粗放投入向集约利用的转换。促进创新维度的提升,就是提升教育质量,坚信教育育人是源泉;完善产权制度,坚信产权激励是保障;增加民众收入,坚信增收惠民是拉力。促进制度维度的调整,就是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生产要素红利;继续深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增强经济主体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238 +2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升级版新常态[N]. 贾康.金融时报. 2016 (002)
[12]  
有效供给与经济发展[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华桂宏著, 2000
[13]  
供给学派[M]. 武汉出版社 , 尹伯成, 1996
[14]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J].
Barro, RJ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0, 5 (01) :5-32
[15]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实证分析 [J].
娄峰 ;
李雪松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109-115+206
[16]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J].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7, (03) :33-44
[17]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讨论综述 [J].
王国生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04)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