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滨海盐土土壤盐分预测方法

被引:18
作者
刘娅 [1 ,2 ]
潘贤章 [1 ]
王昌昆 [1 ]
李燕丽 [1 ]
周睿 [1 ]
解宪丽 [1 ]
王淼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
关键词
滨海盐土; 可见-近红外光谱; 预测; 电导率; 偏最小二乘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正>我国目前尚存盐渍土0.35亿hm2,潜在盐渍化土壤0.17亿hm2,15 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有0.14亿hm2,黄河河口及长江口以南诸省的滨海盐土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因此,对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程度的连续、实时监测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在区域盐渍土制图、分区及全国性的监测预报体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主成分回归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比较 [J].
和燕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4) :34-37
[22]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综合治理 [J].
张士功 ;
邱建军 ;
张华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0, (01) :54-58
[23]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俞仁培,陈德明 .
土壤通报, 1999, (04) :15-16+34
[24]   我国不同盐渍地区盐分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 [J].
蔡阿兴 ;
陈章英 ;
蒋正琦 ;
宋荣华 .
土壤, 1997, (01)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