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被引:68
作者
朱玉祥 [1 ]
丁一汇 [2 ]
刘海文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2] 国家气候中心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积雪; 区域模拟; 南涝北旱; 感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6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NCCRegCM1.0)对青藏高原前冬积雪对次年夏季中国降水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积雪和降水的关系较为吻合,即长江流域、新疆地区夏季多雨,华北和华南少雨,这与我国最近二十年来维持的"南涝北旱"雨型较为一致。因此,可以认为青藏高原冬季多雪,是引起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出现"南涝北旱"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揭示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可能物理机制。青藏高原冬季多雪,会导致青藏高原地面感热热源减弱,这种热源的减弱在冬季导致冬季风偏强,可以影响到我国华南、西南及孟加拉湾地区。同时,由于高原热源的减弱可持续到夏季,成为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减弱的一个原因。在积雪初期,地面反射通量的增加起了主要作用;在积雪融化后,"湿土壤"在延长高原积雪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初期的反射通量增加减少了太阳辐射的吸收、融雪时的融化吸热,以及后期的湿土壤与大气的长期相互作用,作为异常冷源,减弱了春夏季高原热源,是高原冬季积雪影响夏季风并进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机理。本文的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显著影响时效可以一直持续到6月份。
引用
收藏
页码:903 / 9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Multi-yea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easonal predictions for rainy seasons in China by using a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NCC). Part I: Sensitivity study[J] . Yihui Ding,Xueli Shi,Yiming Liu,Yan Liu,Qingquan Li,Yongfu Qian,Manqian Miao,Guoqing Zhai,Kun Gao.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6 (3)
[12]  
Multi-yea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seasonal predictions for rainy seasons in China by using a nested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NCC) Part II: The experimental seasonal prediction[J] . Yihui Ding,Yiming Liu,Xueli Shi,Qingquan Li,Qiaoping Li,Yan Li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6 (4)
[13]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nomalous snow cov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upon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J] . Liu Huaqiang,Sun Zhaobo,Wang Ju,Min Jinzho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4 (6)
[14]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s of snow cover over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in China[J] . Chen Lieting,Wu Rengua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0 (1)
[15]   青藏高原积雪与亚洲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J].
刘华强 ;
孙照渤 ;
朱伟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6) :733-739
[16]   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董文杰 .
大气科学, 2002, (04) :496-508
[17]   青藏高原积雪对亚洲夏季风影响的诊断及数值研究 [J].
张顺利 ;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2001, (03) :372-390
[18]   青藏高原异常雪盖和ENSO在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中的作用 [J].
陈烈庭 .
大气科学, 2001, (02) :184-192
[19]   修正的质量通量积云对流方案及其模拟试验研究I:方案介绍及对1991年洪涝过程的模拟 [J].
刘一鸣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1, (01) :10-22
[20]   青藏高原积雪对中国夏季风气候的影响 [J].
郑益群 ;
钱永甫 ;
苗曼倩 ;
季劲钧 .
大气科学, 2000, (06) :76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