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多重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19
作者
马红霞
邓旭明
欧阳红生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解放军军需大学动物科技系
关键词
多重耐药性; 外排; 分子机制;
D O I
10.13461/j.cnki.wna.003499
中图分类号
Q939.9 [应用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细菌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已严重影响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疗效 ,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重点介绍近年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与外排泵有关的多重耐药机制 ,包括外排泵的五大家族及其特点 ,部分革兰氏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干酪乳酸菌 ,枯草芽孢杆菌 ,棒杆菌 ,酿脓链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氏菌 ,伯克霍尔氏菌 ,变形菌 ,阴沟肠杆菌、淋病耐瑟氏球菌 ,克雷伯氏菌 ,副溶血弧菌 ,沙门氏菌 )及真菌 (白假丝酵母 ,酿酒酵母 )的药物外排的分子机制 (包括上述细菌存在的外排泵种类 ,各种外排泵外排的底物谱 ,外排泵的结构特点 ,部分细菌外排泵的动力 ,与外排泵表达水平有关的调控基因 ,部分外排泵的抑制剂等 )及抑制药物外排引起的多重耐药可能采取的方法的研究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