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构造强烈活动性对海相盆地油气成藏和勘探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池英柳
赵文智
门相勇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海相盆地; 油气藏形成; 油气藏分布; 油气勘探; 地壳运动; 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大陆频繁而又强烈的构造活动,既有对古老海相含油气盆地进行强烈改造导致油气大量散失并使油气藏分布复杂化而增加勘探难度这不利的一面,又有形成多旋回沉积建造和多期含油气盆地发育这有利的一面。在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过程中,挤压抬升作用使古隆起顶部地层遭受侵蚀,造成早期聚集油气的大量散失,而古陆块活动性大,地壳变形强烈,多期沉降的陆缘坳陷和陆内坳陷又有利于优质烃源岩堆积。挤压抬升所形成的古隆起伴生有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可以改善储层物性,使古隆起成为晚期生成油气的有利聚集场所。中一新生代,中国大陆受到相邻板块的强烈作用,古老的海相盆地受到强烈改造和破坏,缩小了海相地层的有利勘探范围;中—新生代构造和盆地叠加作用,则使古生界变形强烈、埋藏深度加大并且造成复杂的地貌,增加了海相油气藏的勘探难度。但同时,中—新生代地层的覆盖也是海相地层深埋生烃和古油藏保存的必要条件,在海相油气封盖层未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
    吕修祥
    金之钧
    [J]. 石油学报, 2000, (03) : 8 - 12+107
  • [2] 青藏高原的盆地形成与分类
    鲁兵
    李永铁
    刘忠
    雷振宇
    徐可强
    [J]. 石油学报, 2000, (02) : 21 - 26+4
  • [3]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源研究
    戴金星
    夏新宇
    [J]. 地学前缘, 1999, (S1) : 195 - 203
  • [4]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预测
    梁狄刚
    贾承造
    [J]. 天然气工业, 1999, (02) : 20 - 29+7
  • [5]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孔志平
    吴震权
    [J]. 天然气工业, 1998, (02) : 1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