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矿床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论

被引:17
作者
叶连俊
陈其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多因素多阶段成矿论矿床形成过程; 成矿沉积环境和地质背景; 矿种组合; 内陆棚台地成矿域外陆棚盆地成矿域; 生物的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矿床不是海水直接沉淀的产物,而是多因素多阶段复杂过程的产物,工业矿床是最后阶段物理富集的产物。沉积成矿受沉积环境及地质背景的制约,它们左右着矿床的时空展布规律。造山、造陆特别是造海运动左右着成矿域、带的展布和结构,导致不同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在浪基面以上形成具碎屑结构的层状矿床,在浪基面以下,经深埋成岩作用形成成岩矿床和由变热了的承压的含矿地层水入侵而形成的层控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8+209 +209-213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工业磷块岩物理富集成矿说 [J].
叶连俊 ;
陈其英 ;
刘魁梧 .
沉积学报, 1986, (03) :1-22
[2]   沉积盆地的分类 [J].
叶连俊 ;
孙枢 .
石油学报, 1980, (03) :1-6
[3]   沉积矿床成矿时代的地史意义 [J].
叶连俊 .
地质科学, 1977, (03) :210-218
[4]   外生矿床陆源汲取成矿论 [J].
叶连俊 .
地质科学, 1963, (02) :67-87
[5]  
中国磷块岩.[M].叶连俊等著;.科学出版社.1989,
[6]  
地史学教程.[M].王鸿祯 著.地质出版社.1986,
[7]  
华北地台沉积建造.[M].叶连俊著;.科学出版社.1983,
[8]  
中国古地理图.[M].刘鸿允编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