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层深度对早稻幼穗分化期遭遇低温过程时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谭孟祥 [1 ,2 ]
景元书 [1 ,2 ]
薛杨 [1 ,2 ]
曾文全 [1 ,2 ]
机构
[1]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
叶温; 幼穗分化期; 低温过程; 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S42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早稻品种"陵两优268"为材料,于2014年5月水稻幼穗分化期遭遇低温过程期间(15-19日),在稻田设置3种水层深度即浅水层(CK,水层为0-1cm)、中水层(ZH,水层为3-4cm)及深水层处理(SH,水层为8-10cm)进行对比试验,每2d测定各处理的叶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叶片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以探究低温期间水层深度的调温效果。结果表明:(1)在幼穗分化期遭遇低温期间,各处理的叶温普遍低于气温,但相对而言,中水层(ZH)和深水层(SH)处理中早稻叶温较CK高,且随着时间延长,高于CK的程度加大。说明一定的水层深度有助于保持叶片温度。(2)低温期间,各处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但ZH处理叶绿素含量降低程度最小,SH处理降低程度最大。说明ZH处理有利于早稻在低温期间叶片体内叶绿素含量的维持。(3)低温期间,早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显著降低,但ZH处理能有效缓解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降低,从而提高早稻在幼穗分化期遭遇低温影响时的水分利用率;低温期间,CK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较高,而ZH处理叶片的水分利用率最高。SH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低而蒸腾速率高,水分利用率为3个处理中最低。(4)低温期间,各处理早稻叶片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缓慢,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显著升高。其中3个处理中对早稻叶片体内CAT含量和MAD含量下降的抑制作用表现为ZH>CK>SH。ZH处理的叶片体内POD含量变化最小,而SOD含量对温度变化不太敏感,3个处理中SOD含量变化差异不大。3个以水灌溉调温处理均能达到抵抗低温以减缓早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效果,而ZH处理效果尤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熊庆娥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作物生理研究法.[M].张宪政主编;.农业出版社.1992,
[4]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temperature stresses: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signaling and destruction [J].
Suzuki, N ;
Mittler, R .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06, 126 (01) :45-51
[5]  
The water–water cycle as alternative photon and electron sinks.[J].Asada Kozi.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2000, 1402
[6]   低温对早稻幼穗分化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孙擎 ;
杨再强 ;
高丽娜 ;
殷剑敏 ;
王学林 ;
李伶俐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 (11) :1326-1333
[7]   开花期寒露风对江西晚稻功能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余焰文 ;
杨再强 ;
殷剑敏 ;
俞开炬 ;
孙擎 .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5) :537-543
[8]   颖花分化期低温处理对早稻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J].
张金恩 ;
聂秋生 ;
李迎春 ;
田俊 ;
王尚明 ;
陆魁东 .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4) :410-416
[9]   低温胁迫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J].
朱珊 ;
熊宏亮 ;
黄仁良 ;
张景云 ;
严松 ;
邓伟 ;
张建成 ;
沈显华 .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 (07) :10-12+16
[10]   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不同叶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J].
王春萍 ;
雷开荣 ;
李正国 ;
林清 ;
吴红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21 (03)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