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肥力下冬小麦春季干旱的复水补偿效应

被引:27
作者
王志强
梁威威
范雯雯
林同保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肥力; 干旱; 复水效应;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明冬小麦春季旱后复水补偿效应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响应。【方法】2007—2009年采用盆栽试验,对生长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冬小麦,于返青、拔节期进行不同程度干旱复水处理。【结果】返青期中度干旱,在高肥力下复水15 d时,叶绿素含量已超过对照水平,复水5 d后,光合速率超过对照;中、低肥力下,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在复水15 d、20 d时比对照略有增加。拔节期中度干旱只在高肥力下复水20 d后,光合速率才比对照略有增加;其它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未达对照水平。除低肥力下重度干旱外,返青期旱后复水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均无明显降低,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高、中肥力下中度旱后复水产量还略有增加;拔节期旱后复水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明显降低,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结论】冬小麦春季受旱复水后,光合速率比叶绿素含量更容易恢复;返青期旱后复水比拔节期旱后复水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表现出更强的补偿效应,这主要缘于收获指数的增加;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强冬小麦旱后复水的补偿效应,中、高肥力下返青期中度旱后复水更有利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628 / 16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冬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J].
刘恩科 ;
梅旭荣 ;
龚道枝 ;
严昌荣 ;
庄严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05) :555-562
[2]   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范雯雯 ;
王志强 ;
林同保 ;
李扬 .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30 (02) :362-365
[3]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J].
朱强根 ;
朱安宁 ;
张佳宝 ;
张焕朝 ;
杨淑莉 ;
王意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2) :70-76
[4]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产量结构与生长、生理、光谱指标的关系 [J].
丛建鸥 ;
李宁 ;
许映军 ;
顾卫 ;
乐章燕 ;
黄树青 ;
席宾 ;
雷飏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1) :67-71
[5]   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J].
刘瑞显 ;
陈兵林 ;
王友华 ;
郭文琦 ;
周治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02) :405-413
[6]   灌溉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的消耗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全起 ;
陈雨海 ;
周勋波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2009, 35 (01) :104-109
[7]   不同时期干旱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J].
刘祖贵 ;
孙景生 ;
张寄阳 ;
王景雷 ;
孟兆江 ;
李晓东 ;
刘小飞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05) :877-882
[8]   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指标初探 [J].
方文松 ;
刘荣花 ;
马志红 ;
李树岩 ;
师丽魁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3) :12-14
[9]   干旱和复水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J].
王磊 ;
张彤 ;
丁圣彦 .
生态学报, 2008, (04) :1593-1600
[10]   论作物高产挖潜的补偿机制 [J].
赵明 ;
李建国 ;
张宾 ;
董志强 ;
王美云 .
作物学报, 2006, (10) :1566-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