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

被引:157
作者
孙九霞 [1 ]
周尚意 [2 ]
王宁 [3 ]
朱竑 [4 ]
周大鸣 [3 ]
甄峰 [5 ]
刘行健 [6 ]
杨晶晶 [7 ]
陈敬复 [8 ]
杨茜好 [9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4]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5]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7] 萨里大学饭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8] 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
[9] 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旅游产业研究院
关键词
跨学科; 流动性; 理论创新; 空间与地方实践; 地理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球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下,流动获得了内涵和外延的立体化与多面性,各种类型的流动正表征并重塑地方、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如何认识流动、分析流动对理解当前世界多重空间尺度的各类社会文化现象、理解空间及附加其上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流动性是流动实践空前增强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发生在全球与区域的尺度上,也发生在城市内部日常生活与通勤的尺度上。另一方面,流动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基本概念的阐释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例如地方,认同这些话题都需要从流动性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在新流动性范式下,从地方、城市、移民、旅游、身份认同、政策与管制等方面探讨流动性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意义,期于在流动性这一场域进行跨学科的对话,并促使国内学界对流动现象的关注上升为对流动性理论本身的解读。
引用
收藏
页码:1801 / 181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区域三大本性与主体性 [J].
周尚意 .
地理教育, 2015, (06) :1-1
[2]   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统一性与话题多样性 [J].
钱俊希 ;
朱竑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22-436
[3]   浅层融入与深度区隔:广州韩国人的文化适应 [J].
周大鸣 ;
杨小柳 .
民族研究 , 2014, (02) :51-60+124
[4]   近年来美国地理学研究热点问题 [J].
郭慧泉 ;
张国友 ;
何书金 .
地理研究, 2013, 32 (07) :1375-1377
[5]   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 [J].
赵旭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3 (03) :111-124
[6]   中国大城市的外国人“族裔经济区”研究——对广州“巧克力城”的实证 [J].
李志刚 ;
杜枫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1-6
[7]   社会建设视野中的城市社区治理和多民族参与 [J].
周大鸣 .
思想战线, 2012, 38 (05) :11-17
[8]   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 [J].
马戎 .
西北民族研究, 2009, (01) :6-19+35
[9]   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 [J].
单霁翔 .
南方文物, 2007, (02) :2-28
[10]  
Faith and place: constructing Muslim identity in a secular Lutheran society[J] . Fridolfsson,Charlotte,Elander,Ingemar.Cultural Geographies . 20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