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下蚀率对比研究

被引:9
作者
高玄彧
李勇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长江支流; 岷江上游和中游河段; 河流下蚀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和中游的几个河段的下蚀率作了对比,得出岷江上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40 mm/a)大于岷江中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08 mm/a)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江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粒径的谱分析 [J].
程江 ;
何青 ;
王元叶 ;
刘红 ;
夏小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460-464
[2]   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的回顾及展望——对《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十年发表论文的研究分析 [J].
郭晓东 ;
牛叔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392-396
[3]   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成果 [J].
蔡述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1) :100-100
[4]   长江中游现代河流沉积物磁组构参数值特征研究 [J].
张玉芬 ;
李长安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3, (04) :370-376
[5]   岷江上游脆弱生态环境刍论 [J].
叶延琼 ;
陈国阶 ;
樊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4) :383-387
[6]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J].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
地震地质, 1994, (04) :429-439
[7]   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的理论和方法的探讨 [J].
励强 .
水土保持学报, 1989, (03)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