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物权:理论困境与出路

被引:12
作者
魏永
王全弟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事实物权; 物权; 物权法定; 请求权;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4.04.003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事实物权理论以物权的正确性判断理论为基础,将物权分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在当前中国物权理论和司法实务中该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事实物权从概念到"表现形式"、到性质、到效力、再到保护方式,均违反了物权法基本原理,也模糊了物权与债权的界限,我国民法应该摒弃之。所谓的事实物权所代表的相关利益毫无疑问是需要法律保护的,但其本身不宜被认定为物权,法律应赋予相关利益主体"利害关系人"身份。对相关利益的保护应采取请求权模式,但需要结合个案以民法及其理念来综合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物权法定主义及其当代命运 [J].
高圣平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3) :1-6
[2]   论物权法定原则 [J].
房绍坤 ;
吴兆祥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6, (06) :29-33
[3]  
物权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 2007
[4]  
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尹田著, 2004
[5]  
德国物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鲍尔(Baur), 2004
[6]  
物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陈华彬著, 2004
[7]  
中国物权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孙宪忠著, 2003
[8]  
德国民法通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拉伦茨, 2003
[9]  
物权二元结构论[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孟勤国著, 2002
[10]  
民法物权[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