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谷底卸荷松弛现象与深厚覆盖层特征

被引:10
作者
王运生 [1 ]
罗永红 [1 ]
唐兴君 [2 ]
孙耀明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水电勘测设计院
关键词
雅砻江; 深厚覆盖层; 谷底卸荷松驰现象; 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2 [水文观测(测验)];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雅砻江河床覆盖层厚度多在30m以上,最厚可达51.6m。覆盖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纵向上可明显分为3层,上、下部以正常河流相为主,厚度较薄;中部以洪积、崩积、坡积、湖泊沉积堆积与冲积混合堆积为主的加积序列,厚度相对较大。在谷底基岩面以下,岩体通常存在20m厚左右的卸荷松弛带,弱风化,具有透水性好,岩体完整性较差,工程力学性状差等特征,其潜在的工程效应是坝基渗漏。覆盖层深厚是第二层加积序列所致,谷底形成时间长,以致谷底有足够的时间卸荷松弛和风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含水砂层对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J].
巨能攀 ;
黄润秋 ;
涂国祥 .
工程地质学报, 2006, (04) :476-480
[2]   中国西部末次冰期一次强烈的侵蚀事件 [J].
王运生 ;
黄润秋 ;
段海澎 ;
韦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73-76
[3]   川藏公路培龙沟路段堆积物的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倪化勇 ;
吕学军 ;
杨德伟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4) :451-454
[4]   某深切峡谷区地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分析 [J].
胡斌 ;
张倬元 ;
陶连金 .
世界地震工程, 2001, (02) :110-115
[5]   官地水电站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J].
宗仁怀 ;
廖明亮 ;
吴大勇 .
水电站设计, 2001, (01) :61-63+65
[6]   深切河谷岩体结构的表生改造 [J].
陶连金 ;
常春 ;
黄润秋 ;
柴贺军 ;
李攀峰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04) :383-387
[7]   沟谷的隧道效应 [J].
徐则民 ;
黄润秋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4) :12-16
[8]   河谷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方法 [J].
陈海军 ;
任光明 ;
聂德新 ;
万宗礼 ;
杨天俊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6, (04) :54-60
[9]   论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 [J].
孙广忠 .
工程地质学报, 1996, (04) :1-6
[10]   对深厚覆盖层地质问题的认识 [J].
罗守成 .
水力发电, 1995, (04) :21-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