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茬高度对骆驼刺生长发育和产草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黄彩变 [1 ,2 ]
曾凡江 [1 ,2 ]
雷加强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留茬高度; 株高; 冠幅; 鲜重; 产草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分析留茬高度对单株和不同分布密度的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灌丛地上部生长动态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骆驼刺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合理刈割方式。结果表明:齐地面刈割后株高、冠幅及地上部鲜重在不同月份均高于留茬-5cm,尤其在地表基本裸露的5月。此外,齐地面刈割使骆驼刺新生枝条的萌动生长时间提前,对其再生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留茬高度对骆驼刺产草量的影响因灌丛分布密度而异,密度在0.44~46和0.36~0.38株.m-2时以齐地面以下5cm刈割时产草量较高,在0.41~0.42和0.33~0.34株.m-2时以齐地面刈割时较高。此外,骆驼刺的生长季(5-9月)和起沙风的频发期相耦合,因此兼顾骆驼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荐在9月份以后对骆驼刺进行齐地面刈割。
引用
收藏
页码:948 / 9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刈割年限天然草地土壤呼吸特性研究 [J].
郭明英 ;
卫智军 ;
徐丽君 ;
杨桂霞 ;
刘红梅 ;
吴艳玲 ;
辛晓平 .
草地学报, 2011, 19 (01) :51-57
[2]   刈割强度对伊犁绢蒿叶功能性状及构件的影响 [J].
侯钰荣 ;
安沙舟 ;
张永娟 .
草地学报, 2010, 18 (03) :333-338
[3]   刈割干扰下内蒙古草原两种丛生禾草繁殖策略的适应性调节 [J].
张晓娜 ;
哈达朝鲁 ;
潘庆民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03) :253-262
[4]   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刈割后残茬的光合变化及其机制 [J].
何树斌 ;
刘国利 ;
杨惠敏 .
草业学报, 2009, 18 (06) :192-197
[5]  
新疆策勒绿洲外围四种多年生植物的水分生理特征[J]. 曾凡江,李向义,张希明,A. FOETZKI,S. K. ARNDT.应用生态学报. 2009(11)
[6]   刈割扰动下半干旱区豆科牧草种间关系的反应 [J].
左胜鹏 ;
王会梅 ;
马永清 ;
李凤民 ;
山仑 .
草业学报, 2009, 18 (05) :150-159
[7]   刈割对白三叶种子及草产量的影响 [J].
耿文诚 ;
张英俊 ;
邵学芬 ;
铁云华 .
草地学报, 2007, (03) :248-253
[8]   不同刈割强度对牧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性状的影响 [J].
章家恩 ;
刘文高 ;
陈景青 ;
施耀才 ;
蔡燕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740-1744
[9]   刈割次数与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刘景辉 ;
赵宝平 ;
焦立新 ;
扈学文 ;
闫立伟 ;
郭冬梅 .
草地学报, 2005, (02) :93-96+110
[10]   不同频次刈割对内蒙古羊草草原群落能量固定与分配规律的影响 [J].
鲍雅静 ;
李政海 ;
仲延凯 ;
杨持 .
草业学报, 2004, (05)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