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河道周丛藻类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梁霞 [1 ]
李小平 [1 ]
顾詠洁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周丛藻类; 群落特征; 环境因子; 生物监测;
D O I
10.13227/j.hjkx.2007.08.035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上海地区主要水体黄浦江、苏州河7个断面周丛藻类群落及水质情况的全年连续监测,同时结合研究区域的物理生境、水文学指标等环境因子,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藻类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藻类群落的主要影响关系.结果表明,①周丛藻类群落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趋势,藻类数量及群落密度均在上游区域以及水温较高条件下增加,而群落多样性则在下游及低温条件下显著降低(p<0.05);②水质、水域功能区划类型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是影响藻类种类组成及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③一些具有较高优势度的周丛藻类,如系带舟形藻(Navicula cincta)、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和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对水体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从而可作为不同区域水体水质的有效指示藻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662 / 16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 [J].
董旭辉 ;
羊向东 ;
王荣 ;
潘红玺 .
湖泊科学, 2006, (01) :1-12
[2]   淀山湖水质富营养化和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 [J].
施玮 ;
吴和岩 ;
赵耐青 ;
祁萍萍 ;
朱惠刚 .
环境科学, 2005, (05) :55-61
[3]   利用着生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监测水质的研究 [J].
顾詠洁 ;
王秀芝 ;
廖祖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87-94+109
[4]   汾河水库水源河着生硅藻群落的DCCA研究 [J].
王翠红 ;
张金屯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1) :29-32
[5]   苏州河着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水质的关系 [J].
廖祖荷 ;
顾泳洁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09-112
[6]   用着生藻类评价松花江佳木斯江段的水质状况 [J].
胡显安 ;
王国庆 ;
李顺 .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3, (01) :92-93
[7]  
着生藻类群落在黄浦江水质监测中的应用[J]. 杨红军,袁峻峰,张锦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2(11)
[8]  
着生藻类群落在黄浦江水质监测中的应用[J]. 杨红军,袁峻峰,张锦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2 (11)
[9]   菹草着生藻类的群落结构与数量特征初步研究 [J].
苏胜齐 ;
沈盎绿 ;
姚维志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255-258
[10]   苏州河整治的阶段性成果 [J].
匡桂云 ;
张效国 .
净水技术, 2001, (0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