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南亚地区板块碰撞带的现代构造特征

被引:16
作者
鄢家全
时振梁
环文林
汪素云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逆断层活动; 构造分带; 板块碰撞带; 构造形变; 南亚地区; 卡拉库姆盆地; 板块缝合带;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盆地; 中、新生代; 地震活动; 褶皱带; 地槽带; 构造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从波斯高原至青藏高原,是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相碰撞的特殊地带。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陆内造山带。分析研究该地带的现代构造活动特点,将有助于研究,认识板内动力学及其地震成因。作者曾研究过我国及邻近地区的现代构造特征,新近又取得了波斯高原地区1968—1979年46次浅源大地震的断层面解结果(表1)。据此,结合地质和地震资料,探讨中南亚地区板块碰撞带的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形变和地震活动等方面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青藏高原的现代构造
    鄢家全
    时振梁
    汪素云
    环文林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4) : 385 - 393
  • [2] 强余震的断层面解特征
    鄢家全
    时振梁
    环文林
    汪素云
    [J]. 地震学报, 1980, (04) : 395 - 403
  • [3]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大地震
    戈澍漠
    扬章
    [J]. 西北地震学报, 1980, (02) : 23 - 28
  • [4] 青藏高原震源分布与板块运动
    环文林
    汪素云
    时振梁
    鄢家全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 269 - 280
  • [5]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鄢家全
    时振梁
    汪素云
    环文林
    [J]. 地震学报, 1979, (01) : 9 - 24
  • [6]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黄汲清
    任纪舜
    姜春发
    张之孟
    许志琴
    [J]. 地质学报, 1977, (02) : 117 - 135
  • [7] 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中国部分地区构造发展的初步分析
    李春昱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1) : 52 - 76
  • [8] 我国强震活动和板块构造
    时振梁
    环文林
    武宦英
    曹新玲
    [J]. 地质科学, 1973, (04) : 281 - 293